寻觅我国民间艺术的源与流 |
日期:2023/01/04 09:09:19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提要] |
从1986年至1989年前后,历时四年,我亲往黄河沿岸查询,其间的曲折甘苦,唯有同行的伙伴能够体会。但总的来说,黄河之行收成是大的,心里无比安慰。我对广博深重的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根究,从百般无奈、不知所措,经过了这些理性的实地查询,又经过了理性的重复考虑,逐步对它的产生、翻开、类别、表现特征,以及与非民间艺术的联络等,总算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观念。我把这些行走与查询的作用,都记载在了《黄河十四走》这套书里。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在历史上几乎处于自生自灭的状况,却又极端安定地与布衣群众相伴共存。现在看来,正是这些典籍不载、正史不管的民间艺术,在很大的范围内成为支撑一个民族的元气。历史上,人们查询一国的文明,往往仅仅对帝王将相及上流阶级功劳的再知道。其实,上层文明仅仅整个民族文明的一部分,而这个部分仍是从民间文明这个根底里去提取、前进的。从较客观的史实去查询,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翻开条理应该是这样的:我们的祖先,按照他们日子的天然环境,创造了先民的“本源文明”,然后跟着经济、政治状况的翻开而分化为“上层文明”和“民间文明”。上层文明是招致民间文明的养料而构成的,民间文明却直接传承本源文明的根本内涵和办法,翻开成一个一应俱全的文明海洋。 |
责任编辑:陆地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上一条:民间艺术的一同主题是讴歌生命 讴歌... | 下一条:造型人物丰厚包括社会各阶级的芸芸众...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