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群众对美术馆情感的起点
日期:2022/10/14 10:21:06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出片率高,怎样拍都拉风。但是,这不是美术馆的原罪。要晓得,外在流量在一定条件之下也能够转化为内生展开动力。

  美术馆网红化,意味着有更多的人愿意走进美术馆,与之树立起衔接,哪怕不过是以忙不及地凹外型、按快门、发朋友圈的方式,它毕竟也是点燃群众对艺术的猎奇心、培育群众对美术馆情感的起点。作为西方文化舶来品的美术馆,在中国展开历史不长,大约七八年前都还是小众文化的代名词,偌大的馆内空间里常常门可罗雀,只见专业人士的身影。而美术馆本不应该囿于高高在上的小圈子,而应吸收更多的观众。

  网红经济下,美术馆迸发出来的传播能量,恰恰为其本身将来的展开提供了绝佳的契机。

  当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美术馆时,其实也对美术馆提出了更高的央求。一方面,需求美术馆引导群众爱上看展、看懂展览。观众走进美术馆观赏艺术与美,与之树立情感黏性,是一个渐渐累积的过程,离不开时间的沉淀,并且这种观赏是有一定门槛的。艺术作品表面的美观或是有趣,或许直接决议了它们的上镜率,但这很可能既非创作者的本意,也非作品的艺术价值所在。拉斐尔笔下治愈力满格的圣母,是人性之光的绽放;梵高常常以黄与蓝比照构成的庞大张力,是内心的呼吁;罗斯科极简的色块画,是一种心情化的笼统表达……艺术作品与艺术家自己以及所处的时期、地域、盛行的艺术思潮等皆有千丝万缕的联络,背后还常常充溢隐喻。美术馆是珍藏展现机构,也是公共教育机构,只需将艺术展览的门道深化浅出地传送给群众,才干吸收他们二刷、三刷、N刷,进而让走进美术馆成为群众的日常生活方式。当然,这是一门值得认真揣摩、不时探求的学问。


责任编辑:陆地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关键字:      2022/10/14 10:21:06
上一条:换取美术馆的高流量和高人气... 下一条:美术馆成为网红的理由
→相关文章
·静静伫立的古柏与飞蹄翻卷的奔马在宣纸上交汇成一场沉默史诗   
·一棵古树与两匹骏马在风雨年代里沉默地讲述尊严与坚守   
·在古树浓荫与奔马蹄音中,一位画家种下民族的光影   
·枇杷枝头的成熟果实映衬出翎羽间凝重而柔和的生命律动与自然奥秘   
·江南初夏风情与花鸟之间默然流动的情意构筑起一段恒久记忆的意境   
·尺幅之内见千山沈周如何让扇面拥有山水的厚重   
·灵芝之上云气飘沈周画中藏着古人的神话想象   
·春日的燕子和杏林是沈周笔下最温柔的烟火   
·鱼不动风无声沈周笔下的静谧世界   
·她们衣袂飘然步履无声宛若跨越了历史与传说之间的薄雾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