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有——“盛世中国”书画界最具贡献人物献礼建国65周年
日期:2014/06/06 09:11:02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杨华有

杨华有

  杨华有,男,1947年11月生,江苏南京人。大专文化。国家一级书法家。擅长行草书。在自幼习书的基础上,于1981年2月报考江苏省、南京市书协举办的两期书法培训班学习,结业后以自学和业余创作为乐。后经“全国名家书画精品展”组委会推荐步入书法艺术殿堂。

  现为中国诗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书画艺术促进会理事;北京华夏金石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艺术学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台湾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韩国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新加坡艺术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国际经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人民艺术家协会会员;金石画馆副馆长;新华艺术网艺委会副主席;《中外名人艺术》网荣誉副主席;华夏艺术品投资网名誉主席;中国传统文艺学会艺术评估委员会主席;中国航天文化艺术中心艺术顾问;中华国礼出版社荣誉社长。曾多次参加全国大赛并获奖,主要有:“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艺术名家邀请赛”国学艺术类金奖;中国书画研究院《中华传世书画鉴赏》传世金奖;中国书画收藏研究院《国珍档案》国珍精品奖;“第十届中国世纪大采风”书法金奖;首届中国艺术飞天奖终身成就奖;国家书画艺术发展奖·政府鼓励奖等。

  个人被授予:中国书画杰出人士——华表奖艺术家,当代杰出文人书法家,世界和平文化使者,人民功勋艺术家,对中国文艺30年繁荣与发展有特殊贡献的专家和中华国礼中心特邀书画名家等荣誉称号。作品入编《中国传统文化大典》(当代人物卷),《中国书画家大辞典》,《中国书法年鉴入编作品集》,《盛世翰墨名家经典》(国礼卷)和《中华国礼书画名家风采集》,《紫光阁国礼名人录》。业绩被载入《世界人物辞海》,《人类主流人物辞库》和《共和国名人大典》等典藉。出版有:《艺术大师三人行》(与欧阳中石、沈 鹏合集),《盛世华章·人民艺术家档案》(与沈 鹏合集),《艺术人物·国家艺术人物杨华有》专刊,《国家文化传承人物杨华有》专刊。

  各方评论评语

  沈鹏老评语:

  在更多的了解中,得知杨华有先生是一个习书异常刻苦之人,是一个参悟古今又能融化为己的书家。为学掌中国书艺之精要,他多年来如饥似渴,遍览书法史典,研临古今碑帖,确立了借笔墨抒文采,挟文采敷笔墨的书法审美。他的行草书法,飘逸洒脱,既源自传统,又走出传统,更宏阔于常规法度之外,他拥有了师法古今又变中求新的书法之妙。我想这与杨华有先生多年埋身学养,历练顿悟有关。华有先生工于行草。观看他的每幅成功书作特别是行草作品,总会被那烟云浮动、波涛汹涌、风雨飒飒、惊雷阵阵的恢宏气势和动感所吸引、所震撼! 他的书法,十分讲究字体的大小错落、行距的疏密张驰、墨色浓淡枯润、画面的层次起伏、行笔的流畅严谨、章法的新颖韵味,洋洋大观,迭宕脱俗。

  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北京艺术创作中心评论:

  从运笔、用墨、布局、章法等来看,功底扎实,浓淡相间、枯润相生,把传统书法与现代艺术审美,以及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达到了艺术性与观赏性的和谐统一。

  《中国收藏》(书画)杂志评论:

  杨华有的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行、草真谛本在洒脱快意地书法情感,笔随心动,字由己出。其字时而缓慢凝滞,时而运笔如飞,时而浓墨郁郁,时而飞笔草草,笔画时而粗如盘根,时而细若游丝,只要功

  底扎实,兴之所至,无须顾忌,整幅作品自然便有了节奏和韵律。

  中国书画收藏研究院评论:

  您所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写狂写朴写温文》以及文献成果,为中国书画收藏研究院的百花园増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您入编的《国珍档案》等系列典籍中读者不难感受到您对书法艺术的那份深挚的爱,那份高洁的奉献。历史将会证明您对艺术追求的精神风范会永久地驻留在人们的心头,而你的佳作,所渗透出那美的韵味和情怀,令人油然而生敬意之感。我院评审专家这几年对您的作品一直都很关注,您创作的令人瞩目的件件力作,充分展示了您的艺术才华,您思想和作品中渗透出来的学识是一般人所不能达到的。

  中国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院“国粹杯·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中国实力派艺术家精品展”评委寄语:

  敬观您的作品,布局规整有序,用笔凝练精到,奔放自如,自出新意,气韵生动。作品实现了景致与情怀、传统与个性的和谐统一,翰墨之间彰显您宽广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紧贴时代的气息脉搏,以及深厚的艺术品位和远大高洁的志向。有大宁静、大自在之意境,深得名家赞赏和人们喜爱。

草书春天17条屏

草书春天17条屏

草书空谈实干镜片

草书空谈实干镜片

草书中华民族11条屏

草书中华民族11条屏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赵元华——“盛世中国”书画界最具贡... 下一条:李进雄——“盛世中国”书画界最具贡...
→相关文章
·大爱大美–陈持平创作个展 诗情画意的梦土 爱与美的交织之境   
·被规训的色彩:论晨晓绘画中城市地标的感性突围   
·汪国银诗.书赏析   
·《圣井山居图》惊艳推介,林之源长卷传承黄公望意境!   
·国家艺术基金数字展览设计艺术人才培训成果展开幕式及青年论坛顺利举行   
·翰墨凝心血 艺脉传薪火 —— 邓祥胜先生《书法集》出版发行   
·张毫腾逸气,诣墨绽风华——北京墨海书画院张诣先生作品鉴赏   
·"2025劳动之光-美术作品邀请展"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国际交流中心隆重开幕   
·丹青绘振兴 墨韵润乡情——文疃镇山风水韵书画展启幕   
·当代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赵艳霞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