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壮的图景交由文艺复兴三杰来描绘 |
日期:2023/05/25 19:37:29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提要] |
现在没有见波提切利留下的独自的自画像,18世纪的佚名画家为他和他的教师利皮画了油画像《桑德罗·波提切利肖像》和《菲利普·利皮肖像》,画布为一种特别的混凝纸浆制成,混合了纸浆和石膏,镶在椭圆形的金框里并加以雕琢,以表达对这两位大师的爱崇。风趣的是,利皮的儿子菲利皮诺·利皮从小就侍从波提切利学画,他的《圣母与圣约翰祭奠圣子》(1485-1490)颜色明媚,充溢着波氏前期圣母像的温情,另一件《青年男人肖像》(约1485)神态忧郁,恰似波提切利式的忧伤。 展厅中还有一件3/4周围面的年青女子像让人眼前一亮,那是波提切利的同学、一同也是拉斐尔的教师--佩鲁吉诺所作的《圣玛丽亚·抹大拉》(约1500)。年代的忧伤在退避,深思在累加,它无情地、暂时地“丢掉”了波提切利,将人文主义者心中更为深邃、雄壮的图景交由文艺复兴三杰来描绘。 |
责任编辑:陆地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上一条:细节是有生命的 | 下一条:表现农庄体裁的经典存在 |
→相关文章 | |
·我国杂技具有明显浓郁的中华民族风格与特质 | |
·生活永久是艺术创造的源泉 | |
·非遗学的学理制造 学科创制 | |
·非物质文明遗产学再考虑 | |
·具爽然习尚的书法艺术 | |
·书法中化合而成一种神采与神韵 | |
·让艺术回归观看现场 | |
·作为艺术家的一份据守 | |
·书写的行为指向全人类共有的文明现象 | |
·从云南本乡地缘性与民族文明视点策划的展览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