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俗精力与时代主题共频 |
日期:2023/03/16 08:21:46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提要] |
与传统秦腔江湖班社不同,易俗社创建伊始就具有显着的精力文明寻求。无论是剧社前期宣扬的“启迪民智,移风易俗”,抑或抗战时期演出的“救亡图存”秦腔剧目,仍是新我国树立被公民政府接收后转向“公民文艺”的美学寻求,易俗社的拓展改造一贯与时代主题休戚相关。 以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高培支等先生为代表的陕西近代知识分子,直面陕西改造窘境,针对地处西北四塞之地的西安民众思维“未开化”实践,寄期望于秦腔改善来“启迪民智,移风易俗”。1912年,陕西军政、教育、文明等各界精英182人一同参与创建了易俗社。知识分子的使命精力使得易俗社诸位先贤分外注重关中民众“陈腐”的精力王国,怎样用秦腔艺术唤醒和启蒙民众的精力世界,成为他们的自觉志向寻求。 抗战全面爆发后,易俗社的精力文明观符合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西安作为后方基地接收了许多河南、河北、山西等沦陷区的流亡民众。一时间,以易俗社、三意社、夏声剧社为代表的“本乡”戏剧团体和狮吼剧团、“四大落子班”等为代表的“外来”戏剧班社集合西安,形成了西安剧坛的特殊“昌盛”形势。1936年,在中日战事一触即发之际,应国民改造军第29军军长宋哲元聘请,由耿古澄和封至模带队的易俗社于1937年6月6日抵达北平。剧社携新编的前史剧《山河破碎》《还我山河》在怀仁堂扮演,煽动了抗日战士士气,唤起了国人的抗敌爱国热心。 |
责任编辑:陆地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上一条:现代商场规则与艺术规则侧重... | 下一条:西安易俗社与近代秦腔的传承拓展... |
→相关文章 | |
·小说《装台》中的艺术细节 | |
·有板有眼的传统农村妇女形象 | |
·典型环境是现实主义的首要要求 | |
·细节是有生命的 | |
·雄壮的图景交由文艺复兴三杰来描绘 | |
·表现农庄体裁的经典存在 | |
·集体农庄体裁的情味化多样化表现 | |
·在规则性中看当今美术创造中面临的许多问题 | |
·新时代的美术拓展安身 | |
·不能用商场表现来衡量作品的艺术价值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