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山《春云晓霭图》立轴 |
日期:2020/09/08 18:54:13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提要] |
高房山《春云晓霭图》立轴,《销夏录》所载,乾隆间姑苏王月轩以四百金得于平湖高氏。有裱工张姓者,以白金五两买侧理纸半张,裁而为二,以十金属翟云屏临成二幅,又以十金属郑雪桥摹其款印,用清水渗透,实贴于漆几上,俟其干,再浸、再贴,日二三十次,凡三月而止。复以白芨煎水蒙于画上,滋其光润,墨痕已入肌里。先装一幅,因原画绫边上有“烟客江村”图记,复取“江村”题签嵌于内。毕润飞适卧疴不出房,一见叹赏,以八百金购之。及病起谛视,虽知之已无及矣。又装第二幅,携至江西,陈中丞以五百金购之。今其真本仍在吴门,乃无过而问之者。 由于参加作伪的人数许多,工序冗繁而清楚,且功率很高,已然露出了产业化的征兆。《广志绎》载:“姑苏人聪明好古,亦善仿古法为之,书画之描画,鼎彝之冶淬,能令真赝不辨。”姑苏是其时作伪比较会合且水平最高的区域,书画鼎彝的复制能够乱真不只是是聪明好古的原因,恐怕高度的作业化、专门化才是保证工艺的重要条件。其时一些专门从事作伪生意的作坊分工十分详尽,应该有一批人专门担任重视艺术家的新著作。据史料载,沈周上午画好的著作,正午便能够呈现副本,不出十日便有一批赝品进入商场。还有一些作坊培育专人针对某一位艺术家进行仿照,这些作业化的人员、分工及流程极大地打乱了书画商场。 |
责任编辑:陆地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上一条:抚今追昔、文脉活动,开掘“吴门画派... | 下一条:明清时期书法鉴藏中的作伪现象...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