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绘画史上的学术空白 |
日期:2020/07/09 11:10:06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提要] |
画海其实很难。在我国古代山水画中,对海洋的描绘并不多见,有关诗词歌赋也寥寥无几。很长一段前史时期内,沿海地区都是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会合在内地的文人士大夫们,很难有时机触摸大海,与水有关的江河湖海,也多以鱼鳞状的线条或留白表达,这种程式化的海洋容颜,一贯沿用到近现代,海洋绘画,也一贯是我国绘画史上的学术空白。 善于学习考虑的陈有杰,从石涛的“无法乃为至法”中翻开了他不囿于古法的决计,他仰仗大海给予的力气和勇气,虚心学习近现代画海名家的技法,总算开创出归于自己的画海之路。他的卷浪皴、平波皴、起波法、巨波法、泼水法、泼色法交织磕碰天衣无缝;色、墨、水各自为用,相辅相成;点水滴墨暗合造型之妙,真可谓满足而不失容。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根究和执着实践,为体现出大海高昂猛进、热心豪宕、一往无前、发奋向上的阳刚之势,又反映当代快节奏的年代精力,他连续創作了《海上游乐图》《下海游乐图》《海岛揽胜》《海岛觅幽》《玩沙戏水》《海岛乐土》《大海热心》《大海碧涛》《海韵》《惊涛拍岸》《观海听涛》《美哉浪花》《海上明月共潮生》《心湖逐浪高》《碧海银涛》《大海清韵图》《海天一色》等。为体现波涛的热心,他又创造了海鸥与激浪的《逐浪追风任穿行》,最激荡人心的海上冲浪人系列,如《逐浪追风》《追波逐浪》《轻功水上漂》等。 |
责任编辑:陆地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上一条:抚今追昔、文脉活动,开掘“吴门画派... | 下一条:写心并写智,绘沧海热心大汹涌...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