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画银钩写人生宝剑锋从磨砺出
日期:2020/03/27 11:42:04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周用金念高中期间,每逢暑假都要去鸭棚“勤工俭学”。接过父辈牧鸭的竹篙,徜徉在广阔的田野。

  然而在周用金的心里,牧鸭也是书法,也是艺术。

  当他一声吆喝,上千只鸭子昂起脑壳,和着他的声音嘎嘎叫唤时,他眼前浮现的是一幅点横撇捺组成的气势磅礴的画面。

  当他扬起光亮的竹篙,带着风声,拨动白云,驱动鸭群,似乎挥动的是如椽大笔,特别是一铲泥巴,随着篙子在空中的摇曳,准确地落在鸭群旁,吓得鸭群改变前行方向,那一坨泥巴就成了卫夫人的“高峰坠石”。

  当他用竹篙自如地或撑或划,驾驭着形似一片树叶在波峰浪谷中飘飞的鸭筏子,看护着鸭群时,听着师傅们唱着“一根竹篙十八节,脚上穿的百折靴,围子一卷棚一拆,不知搬到哪一国”的豪迈而又乐观的山歌时,他真正领略了行云流水,放纵江湖的韵味。

  祸来了,当他陶醉在铁画银钩中时,鸭们抓住时机搞偷袭,跑到公社的稻田里吃谷去了。有社员喊他,他才知晓,问题是,人家已抓走了几只贪食的鸭子。

  周用金说,虽然牧鸭只是一段短暂时日,但那种天高地阔、信马由缰的生活,让他一生情灵摇荡,终身享受,激发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打下了厚重的生活根基,其情其景对他的书法艺术在潜移默化中出神入境至臻至情。


责任编辑:陆地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关键字:      2020/03/27 11:42:04
上一条:抚今追昔、文脉活动,开掘“吴门画派... 下一条:一本字帖以供临摹示范笔法...
→相关文章
·清幽山水中映照着果实与翎羽间那一瞬间的韵动与沉思   
·她们从岩石中缓步走出仿佛每一寸线条都述说着一段远古的神话   
·师法自然又超越自然两位仕女踏出的不仅是岩石更是艺术的边界   
·画境之外的余韵犹存山水与行旅诉说不尽的故事   
·康乐玄晖诗句联中的听觉想象与跨感官艺术体验   
·沉静与流动的对话康乐玄晖诗句联中的时间感表现   
·康乐玄晖诗句联与当代教育精神的深层关联   
·以当代审美重新解读康乐玄晖诗句联的视觉魅力   
·康乐玄晖诗句联展现的文人雅趣与人生理想   
·苏轼《鄱阳湖》中的艺术风格与诗歌技法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