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黄论争:为利而战
日期:2021/12/03 12:13:47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王中秀的“易地之战”说得到了旅美学者洪再新和青年学子魏祥奇高度认同,继而加以极大的发挥。洪再新是最早承认“利”是这场“论争的地域特点。”他引用了李伟铭先生在给他的私家函件中的一段话:“新派依仗权势,旧派喜爱古物,所谓儒者谋生为榜首要义,先要生计,接下来才是文明,新、旧之间,脱离一个‘利’字,必定谈不到实处。……又细读《国画月刊》一遍,那里头的怨言,挟名利之私愤,无不发散一股令人掩鼻的铜臭。”

  若说为“利”是高剑父挑起论争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同还说得过去的。1913年上海的《内情画报》终刊后,正值上海鸳鸯蝴蝶派蜂起的黄金时期,为投合时髦潮流,他们兄弟办了“审美书馆”,与郑曼陀协作,许多印制佳人月份牌画,以“裸体佳人”、“半身佳人”、“各国爱情画”画,“活人摄影”、“名家手笔”作招徕,一时称雄上海画坛,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找到了他们在上海安身立命的最佳方式。后来吕澂致函陈独秀,剧烈地打击了月份牌画家及其艺术:“近年西画东输,学校肄业;美育之说,逐步撒播,乃俗士鹜利,体贴入微,徒袭西画之皮毛,一变而为艳俗,以投合庸众好色之心。驯至今天,言绘画者,几莫不以此类不合理之绘画为能(海上画工,惟此种画间能成巧;然其相貌不别阴阳,四肢不成全体,则比比是。盖美术解剖学,纯非所知也。至于画题,全从引起肉感想象,尤堪叹气。)充其极,必使恒人之美情,悉失其正养,而变思维为庸俗肮脏然后已。乃今之社会,竟无人洞见其非,反容其立学校,刊杂志,以貌同实异之教授,一知半解之言论,贻害青年。”此论一出,各界对月份牌佳人画的声讨之声不断。唐隽在《告上海美术界中活动的诸君·上海美术界的解剖》中对那些只热衷于“办无谓的画报、印无谓的画帖、画时装士女画、拍裸体照、画擦笔肖像者流”定性为“谋利沽名”、“为己”,是“肮脏的”。“什么叫美术?什么叫做研讨和建议?他们也是一概不明白的……这样的‘市侩艺术’,在美术兴旺期,天然消除,固无侵略之必要,但是在我国美术的萌生期间,是万不能容他存在的”(《美术》第二卷第三号)。看来这是高剑父毕竟悄悄地脱离上海的原因。高剑父回到广州后,依据文献记载,除了办学、画画,便运用官场联络狂置地产,据黎葛民、麦汉永说,高剑父“下半生的首要入息,仍以绘画和收租两项比重最大”。


责任编辑:陆地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关键字:      2021/12/03 12:13:47
上一条:歌川广重、川濑巴水:赠予冬天乡野的... 下一条:呈现所谓“新”“旧”画派之争...
→相关文章
·自然细节中蕴含的诗情画意传达着江南雨后轻柔时光的温馨与独特韵律   
·画面宁静如秋水人物高古似山松既是女性亦是精神的独立象征   
·两位仕女在山石之间凝神静立仿佛等待着天地为她们重新命名   
·隐逸之思与苍茫山色共构出内向精神的山水世界   
·小小鎏金礼器悄然守护着千年前祖先的庄严誓言   
·壶中天地 小物之中观大清   
·技以载道 清代鼻烟壶工艺与“文化修辞”   
·荷影浮动 从造型语言解析清代器物的视觉叙事   
·器物与自我 荷叶鼻烟壶中的隐喻表达   
·绿色回响 清代鼻烟壶中的色彩哲学与心理暗示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