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体会转化到艺术中 |
日期:2023/01/17 10:22:05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提要] |
在19世纪的欧洲,没有什么疾病比肺结核更遍及、更让人担忧的了。其时,这种耗费性疾病常常会使一个家庭中多个成员先后在年少或青年年代病逝。那时还不了解这病的起因,一般以为是由于父母“肺衰弱”遗传引起的,所以无法防止;也不懂得怎样治疗,治疗作用都无效,被以为是一种“不治之症”。在蒙克的挪威,情况也相同,甚至更严峻,有核算资料说,1880年的肺结核逝世率仍有0.3%。 爱德华·蒙克在克里斯蒂安·蒙克医师5个孩子中排行第二。医师的工作在挪威知识分子圈子里是颇受尊重的。这虽然给蒙克以小小的安慰,可是他仍记住他年少年代关于疾病挥之不去的惊骇心思。他回忆说,他深深记住,5岁那年,他和6岁的姐姐约翰娜·苏菲,还有其他弟妹一起,站在母亲的病床前面,苏菲唱一首《幽静的夜》的歌;随后,他们的母亲便亲热地吻他们每个人。可是不久他们便得知,母亲就因那种耗费性疾病死了。 在整个年少年代,蒙克自己也常常患病、发烧。到了10岁多,他见他最密切的朋友和玩伴时,姐姐苏菲总是窝在沙发里,盖一袭毛毯、压着枕头。1877年,她15岁他14岁时,苏菲总算抵挡不了这微妙的肺结核了。苏菲病逝后,丧姐的伤痛在蒙克的心中留下深化的痕迹:只需有或许,他毕竟要把自己的这一体会转化到艺术中去。这作用便是蒙克在1886年完毕的画作,影响深远的《病孩》(TheSickChild),其时他还只需23岁。相同的画,蒙克先后创造出四个版别,1886、1896、1907、1925年,大约每隔10年一幅,直至60多岁,此外还有多幅习作。苏菲之死有如一部大歌剧中的主旋律,贯串蒙克整整一生。 蒙克的这些著作,都记录了他姐姐苏菲病逝前的一刻。他在创造这些著作时,一次又一次回忆起这一使他堕入深重伤口的事情。画作典型地体现了苏菲病逝前的一段时间:她无力地坐在病榻上,她的姑妈,那个黑发的老妇人,忧伤地陪在她身边。苏菲倚着一只白色的大枕头,看着那面标志逝世的不祥的窗布,脸上忧心肠现出苦楚的表情。老妇人握着她的手,好像想要安慰她,可是她自己的头也垂了下来,真实不忍心看自己深爱的侄女就要脱离实践国际…… |
责任编辑:陆地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上一条:渴求创造出一幅优异的著作... | 下一条:与抒情式结合的浪漫气味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