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施教打造民间艺术传承常态机制 |
日期:2023/01/11 07:06:53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提要] |
“搞活动不能一阵风,小分队走了,还得有更多的人接着干。” 这是我国文联党组成员陈建文对民协自愿服务作业提出的要求。根据此,自愿服务小分队到过的北京顺义、山东临沂、河南信阳、辽宁锦州等地,都把民间文明的教育传承作为当地的常设课程坚持了下来。这些学校都有固定的民艺制作展览场地,有守时到学校教训讲课的特聘教师,也有经由我国民协引荐的民间艺术家。 江西萍乡的芦溪县被誉为“我国农民画艺术之乡”,源南学校结合本身实践情况,把农民画作为本校的艺术教育特征,四年级至八年级开设农民画课程,建立农民画爱好小组;约请当地民间画家为师生授课,打造了“孝老爱亲”“乡村新貌”“廉政为民”等以“德”为主题的34幅农民画构成的160米的文明长廊。学校一同开设了美术校本特征课程,师生一同创造的农民画《老阿姨看改动》和《童心共圆我国梦》一经露脸就引起了媒体的注重。现在,农民画已成为源南学校的品牌,学生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了艺术之美。 “和孩子们在学校里肩并肩,是一切文明作业者的荣耀任务。”多次参与我国民协“民间文明进学校”自愿服务小分队作业的我国民协参谋曹保明说。中华文明得以代代相传,就是由于据守了这样一个理念:下一代在哪里,就把我们的文明传递到哪里。 |
责任编辑:陆地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上一条:为学术文明表扬拓荒新路 | 下一条:文艺轻骑队积蓄文明复兴后备力量...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