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文明传统和同一年代习尚 |
日期:2022/10/26 10:23:36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提要] |
“喜欢是一个比方,由唇舌感觉引申出来的。它是一件极寻常的事,却也是一件极难的事。”其难就难在文学上的喜欢既有必定的客观性,又有显着的特性差异。孟子所言“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是对艺术点评“共性”即客观标准的偏重。拉丁文的谚语“谈到喜欢无争辩”,莎士比亚的名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对艺术点评“特性”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注重。就文学创造和赏识的实践说,虽然在同一地域、同一文明传统和同一年代习尚等要素的捆绑下,不同创造和赏识主体会有许多一致性,但也存在不少特性不同,正如有人喜辣、有人嗜甜,有人喜淡、有人嗜咸。文学喜欢的分别常常纤细夸姣,极深重的涵养和极艰苦的磨炼,往往在一词一句是否恰当的毫厘之别上见出。功夫到家的“圈内人”,一看便知是否“入道”;而未下苦功或歪门邪道者,无异于外行凑“火热”。 |
责任编辑:陆地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上一条:文学创造和赏识需求具有敏锐的美丑差... | 下一条:文学标准是涵养出来的朴素喜欢...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