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中包含的“书卷气”和“文人气” |
日期:2022/09/15 14:01:09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提要] |
不说远,比方马一浮(一代儒宗)、胡适(安徽绩溪人,文学家、哲学家,发起白话文,新文明运动领导者)、吴组缃(安徽泾县人,现代作家,“红学”家)、叶圣陶(教育家)等人毛笔字,特别书写崎岖较大的字,可以说,这些人算得上实在文人字吧,假定知其名,人人必定称道,字虽平常,但字中包含着“书卷气”和“文人气”。反之,假定不知其名,必定不被认同,看好,乃至还被人小看。 但也有破例,有些文人写在纸上的文字,确实蕴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和“文人气”,比方现代作家鲁迅,我国共产党首要开创人、新文明运动倡导者陈独秀,作家、音乐家李叔同(弘一法师),散文家、画家丰子恺,现代作家巴金,翻译家傅雷,现代出名学者、诗人谢无量等人书法著作,更多的则以文章书写和文人互相信件函文交游的手札,哪怕掩其名,读其文,观其字,内含的文明涵养,对前史、对哲学、对文学、对音乐、对美术、对修建和书法和书法理论等各方面的见解评述,弦外之音确实流露出“书卷气”,不怕掩其名,也会引起读者对书写者学识的认可和敬昂。 归根结底,文人学者字,归于书法本质性的书写,由于这类文人从不过多介怀寻求书法规矩笔势,将字写得细心规矩,一笔一画、清清朗朗,才是毕竟意图,无需对书法多费精气神罢了。 |
责任编辑:陆地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上一条:解读我国首轮属相流转纪念币图画之美... | 下一条:雅者有书卷气纵不得法却不失雅...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