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至心中的田园村歌 |
日期:2022/09/09 10:25:25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提要] |
法国学院派艺术对我国绘画影响如此之大,普桑作为法国学院派教宗,其作品来华的机会却不多,迄今约有四次。第一次早在1982年,他最负盛名的《阿卡迪亚的牧人》(约1639)来北京展出(见于“法国250年绘画展览”),第二、三、四次却隔了30多年,别离见于2014年我国国家博物馆的“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2017年中华世纪坛的“安格尔的大师之路”展与2019年上博的“美术的诞生”展。这些作品就有我在国博见过的 《奥维德的凯旋》(约1625),和上博所见的《墨》(约1626),恰都是他初到罗马时的作品。那时普桑受雇主之邀,描绘了一系列以维纳斯和阿多尼斯、墨丘利等的场景,充盈着美丽的主神和心爱的小天使。此后他转向崇高的前史体裁,在画作中注入高贵的思想而成法国古典艺术的教宗。但是,从他前期的罗马作品不难看出,即便去掉那些考古学、前史、哲学及心理学的种种剖析,我们也能毫不费力地感到画作自身和谐的魅力,尤其是线条之美,那既来自普桑年青时追慕的拉斐尔,又凝聚了他个人的天才。这种由普桑开创的高雅精巧的绘画修辞美学,归于法兰西民族独有,也藏在后世一代代法国艺术家基因里,否则无法解释,在新古典艺术离场之后,现代艺术的前驱仍对普桑恭顺有加:年青的德加描画普桑的作品,马蒂斯专门去同一地点画普桑画过的景色,塞尚说,“每次我从普桑那儿回来,我便更了解我是谁。” 说回文章开端提到的普桑画作《阿什杜德的瘟疫》(1630),那是画家对公元2世纪古罗马安东尼瘟疫的愿望。普桑在他芳华渐逝并遭受苦难的重生后,对前史悲惨剧闪现出理性考虑。现在人类现已远离了那个古希腊的志趣美时代,普桑在“阿卡迪亚”墓碑上的题辞并未过期,惟有坚持画中的牧人与少妇那般的严厉姿态,才更有或许达至心中的田园村歌吧。 |
责任编辑:陆地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上一条:雅者有书卷气纵不得法却不失雅... | 下一条:一颗叫‘美术’的种子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