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败笔与歧途 |
日期:2021/12/09 09:16:11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提要] |
毋庸置疑,王中秀是黄宾虹研讨的声威学者,但在黄宾虹与高剑父联络的研讨方面却呈败笔。究其原因,一是只参看黄宾虹《改进国画问题之反省》之“剑父、奇峰手足,当民初早年,招办上海《内幕画报》,间附拙作”和《八十自叙》之“当南北议和之先,广东高剑父、奇峰二君办《内幕画报》,约余为撰文及插画”之说,却无视或屏蔽了1912年6月1日《太平洋报》所刊胡寄尘来简中之“宾虹、醒迟、冠天、奇峰诸子编一《内幕画报》”的说法,要知道,后者并无高剑父大名,一起还忽略了高冠天的存在——不只高冠天为曹蟠根所绘前史画题跋变成了高剑父所题,蔡哲夫两封信中提到的“高君兄弟”也被解读为高剑父、高奇峰——这不能不说是犯了一个低级而丧身差错吧。二是大约因为黄宾虹对高剑父时有“迷惘迷惘”之叹,导致王中秀对高剑父也由“共情”而行礼,因而对黄宾虹也无法全方位观照。例如黄宾虹致宋若婴函有“为人之道,让则生,争则死,争必伏有杀机……当此政治竞赛之日不能不保身,即佛家所谓种因须有果。时局危险,日甚一日。我已是一最无用自甘让步之人,诸事皆不能问”如此,按此性情,黄宾虹怎可能与人论争?更遑论去“控制” |
责任编辑:陆地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上一条:持续遥控影响广东画坛的论争... | 下一条:对笔墨的寻求亦视为“救国之要”...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