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隶亦篆的书写容颜 |
日期:2020/08/12 07:57:42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提要] |
诸如此类的亦隶亦篆的书写容颜,还反映在另一件上博所藏的陈氏所书“应将笔砚随诗主,定有笙歌伴酒仙”七联言上。此联所显出的更多的篆书意蕴和篆隶一体的融合风调,犹如文学创造中的“杂糅”。此一现象的产生,或许更能让人联想起作为篆刻家之身的陈鸿寿,并进一步管窥陈氏隶书由篆而隶的无缺过程来。难能可贵的是,此类可称前无古人的且与彼时邓石如及丁(敬)、黄(易)辈皆不相类的隶书一体,确是因陈鸿寿起,而使人们改动了明清间甚为盛行的以文征明、郑簠为代表的习气审美模式。从这一情绪看,便不能不归功于陈鸿寿在隶书书法上的新创之举了。 陈鸿寿的行书和隶书创造,在全体气味上可说是一脉相承。在楹联书写的创造方法上,具体体现为用笔徐疾有致、风调爽健,结体平稳略带欹侧之态。 但是,陈鸿寿耽于壶艺的性情之好,在必定程度上或许会影响并控制他在全体书画创造上的体现风格。 |
责任编辑:陆地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上一条:赵之琛隶书六言联 | 下一条:上海博物馆所藏陈鸿寿五言联...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