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人更偏疼木构建筑
日期:2020/04/24 08:43:03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与西方古建筑偏疼石材比较,我国古人更偏疼木构建筑。不同于民居的因地制宜,紫禁城所需木材,大多生长在南边的深山里,伐木匠把它们采伐下来,“出三峡,道江汉,涉淮泗”,从扬州入大运河,由差官一路押运到通州张家湾,再经三十里陆路,运到北京向阳门外大木厂和崇文门外神木厂存放并进行预制加工。诏书下达后,工部尚书宋礼就风尘仆仆地奔向湖南两广广阔的深山密林,还要造船和疏浚水道,再回来,已是13年后。

  我国古人早就在建筑中使用了规范化结构,比如廊、柱、斗拱、台基,都可提早做好预制件,到现场组装。建筑就像家具,榫卯相合,天衣无缝。所以,木作又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大木作负责建筑结构,小木作负责装饰和家具。室内与室外、居住与日子,在木质的香气中天衣无缝。北京五大厂,即崇文门外的神木厂、向阳门外的大木厂、顺治门外东边的琉璃厂、顺治门外南边的黑窑厂、城内的台基厂,都是出产和存放预制建筑材料的加工厂。


责任编辑:陆地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关键字:      2020/04/24 08:43:03
上一条:分解大房顶的压力同时具有美丽功用... 下一条:新宫殿只能全体横移
→相关文章
·岩石如铁云雾如纱构筑起层层递进的心灵景观   
·商代工艺的巅峰试炼:蟠龙纹盘的铸造技艺与匠人智慧   
·巫术与权力之轮:从蟠龙纹盘看商代祭祀文化   
·青铜器的语言——蟠龙纹盘的纹饰系统与符号解读   
·商代蟠龙纹盘与王权威仪的视觉化体现   
·商代青铜巨作中的图腾之力   
·铁画银钩见风骨:宣纸上的精神图腾   
·砚中藏乾坤:文房雅器里的华夏文明密码   
·从文房瑰宝到蔡伦革新,再到宣纸的永恒魅力   
·松烟凝千秋 墨香载文脉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