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釉的烧造气氛 |
日期:2019/04/10 10:02:12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提要] |
铜作为上色元素在低温氧化气氛中构成了汉代的铅绿釉,而在高温恢复气氛中可呈现绮丽的赤色。唐代长沙窑偶然有过高温铜红釉的制作,宋代钧窑把铜引进含铁的青釉中构成了玫瑰紫、海棠红等铜红窑变釉,但这些都不是通体一色的赤色釉。 直到元代,景德镇才霸占了铜红釉烧造困难这一难题,开始批量出产通体赤色的高温铜红釉瓷器。不过元代的铜红釉色彩偏暗,这一问题到明永乐时期才得到进一步处理。 明代永乐鲜红釉最负盛名,为高温铜红釉,釉色莹润透亮、较元代更为朴素美丽,如初凝的鸡血。鲜红釉有许多称谓,宝石红、霁红、祭红、积红、极红、醉红、宣烧、等均指此时的高温铜红釉。明宣德之后铜红釉烧造稀有烧制,佳作更是稀有。这一困境直到清康熙时期才呈现新的起色。 |
责任编辑:陆地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上一条:明永乐红釉僧帽壶盖 | 下一条:清康熙郎窑绿釉撇口瓶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