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跨文明沟通 |
日期:2023/08/23 10:39:59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提要] |
文学的跨文明沟通是经典的传承与变迁的重要方面,不光可以使经典本身勃发出新的生命、折射出新的荣耀,还可以帮忙咱们推进本民族文明的拓展和建构,20世纪初期我国的“新文学运动”的产生和20世纪后期“拉美风暴”的引发便是这个问题的最好注脚。一起,咱们也应该清醒地知道到文学经典在消费年代的弱势格局。在现在文学相对被边缘化、文学典律的概念日趋冷酷的形势下,文学研讨者应该向学生和宽广读者教授些什么?国际性的人文教育滑坡、文学教育碎片化的实践,不能不引起咱们的反思。 文学经典有没有永久性?这在前现代和现代文明时期,是一个清楚清楚的问题。经典是不容置疑的,特别是每个民族本身的文明典籍和文学名著,如我国古代的《诗经》和唐诗宋词、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英国的莎士比亚戏剧等。可是,跟着文明研讨、新前史主义、女性主义、生态主义乃至各种后现代思潮的到来,一些民族原有的经典不断受到冲击,另一些名不见经传的著作则开端登上经典的殿堂,文学经典日渐出现多元化容颜。实践上,虽然经典受到了冲击,可是,一些真实含义的文学经典仍然散发着永久的、不朽的艺术魅力,向今世人昭示生命的本真和终极的含义,供应充足的精力滋补。比方《诗经》中的《关雎》,当咱们今日从头阅览的时候,仍然为诗中所展示的人道之美、情感之美、意象之美、音乐之美等感动不已。从这个含义上说,经典是永久的。 |
责任编辑:陆地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上一条:构成各民族文明土壤的文学经典... | 下一条:文学经典的动态生成与新媒体重塑... |
→相关文章 | |
·构成各民族文明土壤的文学经典 | |
·文学经典的动态生成与新媒体重塑 | |
·安身用传统精力与年代同频共振 | |
·一张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文明手刺 | |
·网络发明加快科幻文艺移风易俗 | |
·网络科幻文艺的发明 | |
·真实把“发明”与“传统”结合起来 | |
·推进主题性美术发明的实践活动 | |
·丰厚发明资料 提炼艺术发明 | |
·平涂方法上融入我国画技法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