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自我的才调与才调
日期:2023/06/02 10:07:18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对古代的文士来说,读书为官,不只可以展现自我的才调与才调,还可以参与政治,完毕其“平全国”的远大抱负。李廌相同有这样的实践要求,力求通过科举考试,踏入宦途。苏轼不但注重李廌的诗文阅历,而且对其前途命运非常关心,还在谪居黄州期间,就很关心李廌的科举考试,但是,李廌初度考试,未曾如愿。

  元祐三年(1088),苏轼权知礼部贡举,当时,黄庭坚、张耒等为参详、编列、点检试卷等官,李廌再次参与科举考试,但是,又落榜了。李廌落第之后,苏轼很自责,《李廌传》云:“乡举试礼部,轼典贡举,遗之,赋诗以自责”。所赋诗云:“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领贡发问,而李不得”,诗曰:

  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

  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

  我惭不出君大笑,行止皆天子何责。

  青袍白紵五千人,知子无怨亦无德。

  买羊酤酒谢玉川,为我醉倒春风前。

  归家但草凌云赋,我相夫子非癯仙。

  此诗意可分四层:其一,以书法为喻,夸奖李廌的文章如南朝吴质之书法,笔势翩翩,与众不同;其二,引《唐摭言》李程因《日有五色赋》而得状元之事,暗喻自己当负遗才之责;其三,直言此举参试士人太多,自己作为主考官,偶或遗贤,作为考生的李廌当能体谅;其四,期望李鹰尽心学识,并预言李廌并非池中之物,必定有科场进身的机会。


责任编辑:陆地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关键字:      2023/06/02 10:07:18
上一条:苏轼洒脱的特性有板有眼 下一条:“苏门六正人”之李廌
→相关文章
·不止山水董源画里的世界有更多世俗烟火   
·烟云深处的楼观北宋山水画里的人生旅途   
·墨韵千秋:于右任标准草书的文化转型   
·文人画学的笔墨涅槃:董其昌的绘画思想探微   
·墨色里的气节山河——傅山书法中的遗民精神   
·笔锋下的文心——方苞书法里的哲学与诗性   
·邓石如书法的美学追求   
·墨色里的风骨:吴琚师古不泥的笔墨境界   
·邓文原《跋王献之保母帖》的艺术魅力   
·魏晋风骨今犹在:赵孟頫《临黄庭经》的笔墨密码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