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肖芳凯个展将亮相深圳(组图) | |||
日期:2014/10/23 10:09:33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
[提要] |
|||
展览海报 展览名称:肖芳凯•醉花阴 策展人:赵力 艺术家:肖芳凯 开幕时间:2014.10.26 16:00 展览时间:2014.10.26-11.25[NextPage] 展览作品 赵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史博士,博士生导师) 浸润于中国文化传统和西式美术教育之后的肖芳凯,很早就确定了以园林為自我的画题。為此,他曾经多次下江南,徜徉于苏州各名园之中,用眼睛去实地观察园林,用心灵去嗅闻歷史气息,而不是一味地“掉书袋”,或者去转述美术史上的那些经典图式。 起初他笔下的园林,既有歷史文化的承载,又有造化野趣的格调。画家也热衷于将文学化的意境转化為主观性的视像结构,从而强化了自我的精神诉求和观念表达。之后的肖芳凯,对於“荒败”之园林的描写,隐含了画家本人的歷史态度和当下认识,他努力建立歷史与现实之间的自我言说,以针对当代文化价值意义进行深入讨论。[NextPage] 在“荒败”园林之后,肖芳凯出现了创作上的自我调整:他更致力于自由地主体抒发和画面表达,逐步放弃了关於园林的整体性表述,而是通过看似“随手拈来”有目的地解构园林以达成全新的视觉感受。“光影”,已经转化為控制画面层次或者情绪空间的有机方式。也就是说,“光影”已经不是自然界的合法逻辑,而更像是肖芳凯的个人“戏法”。 在他本次展览的作品中,光源总是不固定的,受光的部分不是自然阳光中的所谓“阳面”,也不是古典绘画中的冷暖关係,却是為了突出画面叙事重心的刻意设计。肖芳凯甚至採用了“逆光”的光源,让大部分景物沉浸在阴影之中。事实上,画家的光影戏法更像是舞台性的戏剧手段,其目的就是打破现实中的园林逻辑,通过自由地整合形成可控制的画面层次,进而对应于观赏者的“入境”转化成情绪化的、有感染力的情绪空间。“笔法”,已从创作手法提升為创作方式,它不再纯然的技术手段而是创作力的核心内容,是情绪、精神、生命的流动痕跡。正如肖芳凯稍早的作品,画家对於“笔法”的认识仍停留在“绘画性”的表述层面,即“笔法”是实现和服务“绘画性”的方式手段。 如今,肖芳凯开始关注“笔法”自身的独立价值,由此并积极引入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法”观念。所谓的“积极性”,恰恰不是肖芳凯照抄照搬中国文人画传统或者进行“以书入画”的浅层尝试,而是画家将“笔法”理解為自我创作的核心负载,强调的是从“内心”到“画笔”再到“笔底画面”的畅快传递,强调的是破除法则和真情流露而不是引入法则却被法则所束缚。色彩,也出人意料地活跃起来,与笔法相得益彰地形成了斑驳陆离又微妙变化的感受。 从一开始肖芳凯就大量使用中间色调,在“荒败”园林的创作期更推崇近乎黑白灰的单纯画面,画家意图藉助这样的顏色关係暗示出歷史和记忆,激发观赏者的“怀古”之思绪。然而在经过“怀古”、“思古”的阶段之后,肖芳凯意图建构起面向未来的视觉意义,亦如画家关於“逆光”表达中所流露出的那种期待和盼望,于是当我们视线移动的时候,画面的各种复杂关係和各种微妙感受总是令人陶醉,并引发出了在场的欣慰和美好的寄予。
|
|||
责任编辑:美如 |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
|
上一条:星空间继续推出黑侏儒展览(图)... | 下一条:“《视觉的阀》—王煜个展”在今日美...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