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第二次专家评审会在京举行
日期:2013/06/24 10:34:45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美术》杂志记者  郝斌

 

522日至23日,“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第二次专家评审会在北京中国文艺家之家举行。“工程”组委会秘书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工程”组委会副秘书长、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中国美协副主席曾成钢、韦尔申,“工程”办公室主任、中国美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刘健,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评委专家共计40余人出席了本次评审会。会议由吴长江主持。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于2011年年底全面启动。20125月正式向社会发布创作选题,7月在四川召开“工程”创作动员大会。“工程”得到了全国美术家的大力支持。同年1224日至25日,首轮“工程”草图观摩暨评选工作会举行,从全国征集到的1044件作品中精选出了81件入围作品(原为82件,后有1件作品弃权)。据刘健介绍,由各专业的专家组成的评委组,就首轮入围作品艺术上的不足(包括作品历史背景的问题和艺术表现上的不足)作了综合反馈,并将反馈意见传达给了每一位作者。入围作者根据反馈意见,对作品继续进行深化修改,包括作品的尺寸也要符合组委会的要求。同时,这81件作品并未全部覆盖“工程”的150个选题,并且还存在着一个选题重复画种的作品。对于首轮评审轮空的选题,“工程”组委会采取邀标的方式,首先由组委会专家邀请和推荐优秀画家对特定选题进行邀标创作;对于还剩余的选题,组委会又组织了第二次邀标,邀请美术院校、机构的著名美术家,地方的美术骨干和优秀青年美术家等参与邀标。

22日上午,“工程”第二次专家评审会全体工作会议在北京中国文艺家之家举行。本次评审会即针对参与邀标的美术家所提交的128件作品进行评审,并对首轮入围作品的最新创作草图进行了观摩。冯远首先介绍了草图征集、修改的有关情况,刘健介绍了评审的有关事项。本次评审采取不分组、每位评委对所有作品进行评审的方式进行,评委专家对邀标作品创作草图认真观摩、热烈讨论,经过初评和复评,最后精选出77件入围作品。

23日,评审会又对22日评选中得6票至12票的一个选题作品共12件进行复议,淘汰了3件;还对首轮入围的一个选题重复画种作品进行了复议,淘汰了4件。两次评审后,入围作品共计151件,其中中国画60件、油画43件、版画18件、雕塑28件、壁画2件。在23日的评审过程中,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赵实,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覃志刚,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左中一等中国文联领导来到评审现场,观摩了本次评审的作品草图。赵实代表中国文联向各评委专家表示敬意、问候和感谢。她说,作品草图非常震撼,令人欣慰。“工程”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创造劳动,凝聚着所有参与创作的老、中、青美术家艰辛的努力与创作、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体现出了所有评审专家所给予的指导、关心和帮助,使得“工程”入围作品有了初步成就。希望通过这次“工程”,不仅能够推出一批重要的作品,也能够推出一批中青年的美术人才。

对于两轮评审过后“工程”作品草图的进展情况,评委吴长江说,从整体面貌看,发动的范围比较广、参加的美术家多,作品总体面貌还是可以的,但对历史的切入点以及在情节、细节的处理上还存在不足。因此,当前在广泛争取历史学家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美术家对作品修订在提出具体意见,根据绘画的要求在做进一步修改。“工程”是国家的重要项目,草图阶段严格说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距离作品最终的构图还有距离。希望美术家们要重视,在此基础上加大草图创作力度,依据历史学家的建议、根据画面的要求,搜集素材、资料,进一步修改草图。评委邵大箴表示,尽管每位作者都画得很认真,但仍有一些问题,尤其是很多美术家对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不是很了解,很多作品与当时的历史情境有距离。画家要能够在历史题材和艺术创作之间找到平衡点和切入点,要与历史学家进一步沟通、讨论。艺术创作要与历史氛围相吻合,但又不是对历史的插图,尤其画战争场面的作品容易出现雷同的情况,如何创作出独特的面貌对画家来说非常重要。评委靳尚谊表示,作品关键不在大小,而在于艺术作品的质量。现在的作品大场面太多,主要人物形象不清楚,不感动人,缺少集中的东西,缺少鲜明形象,不符合艺术规律。以大取胜,不是正道。不需要大场面就不要画大,越大越难画。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冯远指出,此两轮评审过后,仍然有13个空选题,“工程”组委会正在找专家推荐、联络。在89月份,针对13个空选题作者的作品草图创作情况以及邀标作品的修改情况,“工程”组委会还将举办一次评审会。目前是专业评审,在未来适当的时间,“工程”组委会还计划举办一个小范围的“工程”作品草图的观摩展览,接受社会的监督。“工程”是一个重要的国家项目,主办单位非常重视,50余位评委认真负责,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成立 下一条:另眼识家珍—山西省百处古代壁画遗址...
→相关文章
·师子弦:墨迹无语通幽远 字影有声入素怀   
·画家高智慧:笔耕山水间,育人艺道中   
·当树的沉稳遇上马的激扬,一纸墨色托起民族的魂魄   
·两匹马书写一段沉静与奔放的传奇   
·山水画卷中动静交织的意蕴传递出一缕不经意间流淌的岁月温情   
·抱琴而坐不为弹沈周画的是知音难觅的孤独   
·丹青映赤心——徐荣生的艺术追寻之路   
·自然巨构与人类微影构筑出古代绘画的精神高峰   
·北京圣融美术院国展班书画交流会圆满举行   
·一枚鎏金豆在幽暗历史深处凝视人间对宇宙的崇拜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