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和康复古书画“气质和神韵”
日期:2023/01/20 10:58:43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从南宋佚名《江干牵舟图》的毕竟装裱办法来看,最大程度地保存和康复古书画“气质和神韵”,是“扬帮仿古装池”的最高要求之一。“扬帮书画装裱名师除本行手工外,在鉴赏、资料方面必须有独特的身手与智慧。”费永明标明,装潢修改是综合知道的劳作。对书画本身的鉴赏鉴真、修改的技能办法、修改资料的知道堆集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在修改明代王宠《楼东赋》《长笛赋》残片时,费永明在修好画心之后,以明代手卷经典款式将其完整补全,以新研发的仿金粟山藏经纸作为引首,以煮硾楮皮纸作为拖尾,蔡祎先生补《长笛赋》原文先以小楷书于旧竹纸上,后数十行兼用煮硾潜山桑皮纸,康复了明代书画的气度。蔡祎在《长笛赋》后题跋中恳切地写道:“是作悠扬冲和,精力内蕴,枣木气盈然,虽不能窥其全貌,只字片纸间亦能观其古茂,朴厚处得魏晋之韵,卓著明之咱们,殊可瑰宝之”。


责任编辑:陆地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关键字:      2023/01/20 10:58:43
上一条:溪山行旅图中的动态与静态融合... 下一条:战“疫”的文艺生力军
→相关文章
·师子弦:墨迹无语通幽远 字影有声入素怀   
·画家高智慧:笔耕山水间,育人艺道中   
·当树的沉稳遇上马的激扬,一纸墨色托起民族的魂魄   
·两匹马书写一段沉静与奔放的传奇   
·山水画卷中动静交织的意蕴传递出一缕不经意间流淌的岁月温情   
·抱琴而坐不为弹沈周画的是知音难觅的孤独   
·丹青映赤心——徐荣生的艺术追寻之路   
·自然巨构与人类微影构筑出古代绘画的精神高峰   
·北京圣融美术院国展班书画交流会圆满举行   
·一枚鎏金豆在幽暗历史深处凝视人间对宇宙的崇拜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