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单纯的客观现象写实
日期:2021/12/08 19:28:22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老树》诗与以上诸作出于同一机杼,都是借物托意、以物拟人的咏物诗,而非单纯的写景抒发之作。诗中前二句“上一年北风吹瓦裂,墙头老树冻欲折”,隐指熙宁七年(1074)王安石罢相;以下六句则隐喻熙宁八年(1075)王安石复相之后,新党内部交讧不已,各执一端,故云“各自应律吕”。然后四句则反映了王安石“包容小人”的杂乱心情。一方面虽然知道小人投机并不可靠,但另一方面却忧虑自己势单力孤,不能不对他们予以重用。因而,只能望其间止讧闹,“一鸟不鸣”,聊得喧嚣。魏泰指出:“王荆公再为相,承党人之后,素日肘腋尽去,而在者已不可信,可信者又不足以任事。”(《东轩笔录》卷五)这正反映出了王安石复相后的困难境况。《钟山即事》则是王安石退居金陵后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脱节政敌攻讦、小人倾陷之后回归自然的悠闲心境,故云“茅檐相对坐整天,一鸟不鸣山更幽”。诗中的“鸟”与《老树》中的“鸟”相同,并非单纯的客观现象写实,而是另有所寓,暗拟新法党争中政敌与小人们无尽的喧扰。


责任编辑:陆地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关键字:      2021/12/08 19:28:22
上一条:溪山行旅图中的动态与静态融合... 下一条:《东轩笔录》卷五载说明实例...
→相关文章
·山水画卷中动静交织的意蕴传递出一缕不经意间流淌的岁月温情   
·抱琴而坐不为弹沈周画的是知音难觅的孤独   
·丹青映赤心——徐荣生的艺术追寻之路   
·自然巨构与人类微影构筑出古代绘画的精神高峰   
·北京圣融美术院国展班书画交流会圆满举行   
·一枚鎏金豆在幽暗历史深处凝视人间对宇宙的崇拜   
·在古铜与金色雷云间静听千年前礼仪与信仰的低语   
·青铜与金光交相辉映的容器讲述一个王朝对天地的敬畏   
·《早春图》揭示的层层结构与阶层寓意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从乔领、宁雪君的中国福文化,看丁绍光的艺术追求与康华兰的文化脉络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