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园林一角书画保藏的概貌
日期:2021/09/07 09:23:08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可是,在宦途上“躺平”并不意味着在其他方面无所建树。与京城“寻常平地起波澜”的宦海比较,精致的姑苏故乡显着更合潘奕隽的口味。回到姑苏后,潘奕隽开始生动向希望中的日子挨近,投身于保藏及艺文作业。

  与清中期姑苏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鉴藏风尚相同,潘奕隽喜欢保藏宋元书画、明代吴门书画家和清初“四王吴恽”的作品。潘氏自撰的《三松堂书画记》涵盖了潘奕隽终身所保藏历代书画名迹的精华。书中共著录书画作品180件。虽然180件尚不及潘奕隽实践保藏书画数量的一半,但根柢可以窥见潘奕隽书画保藏的概貌。

  著录的书画,有3幅宋元时期作品(鉴于宋元距离清中期年代久远,而且宋元书画确实价值较高,在保藏界难得一见,这个数字也是可以了解的);71幅明代书画,其间文征明、董其昌、沈周等人的作品保藏较多;105幅清代书画,其间恽南田一人作品独占28幅,可见潘奕隽对恽南田画风的偏爱。


责任编辑:陆地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关键字:      2021/09/07 09:23:08
上一条:溪山行旅图中的动态与静态融合... 下一条:信中议论潘奕隽之子潘世璜的殿试状况...
→相关文章
·当树的沉稳遇上马的激扬,一纸墨色托起民族的魂魄   
·两匹马书写一段沉静与奔放的传奇   
·山水画卷中动静交织的意蕴传递出一缕不经意间流淌的岁月温情   
·抱琴而坐不为弹沈周画的是知音难觅的孤独   
·丹青映赤心——徐荣生的艺术追寻之路   
·自然巨构与人类微影构筑出古代绘画的精神高峰   
·北京圣融美术院国展班书画交流会圆满举行   
·一枚鎏金豆在幽暗历史深处凝视人间对宇宙的崇拜   
·在古铜与金色雷云间静听千年前礼仪与信仰的低语   
·青铜与金光交相辉映的容器讲述一个王朝对天地的敬畏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